地铁、高铁跑得又快又稳,背后少不了电子传感器的功劳。列车的车轮上装着振动传感器,能实时监测车轮是否跑偏,一旦发现异常就会预报,司机可以及时减速检查。有次某地铁线路的传感器检测到车轮有细微裂纹,维修人员提前更换,避免了可能发生的脱轨事故。
轨道旁边的位移传感器也很关键,能测轨道有没有沉降、变形。以前靠人工定期巡查,费时费力还容易漏检,现在传感器每隔几秒钟就测一次数据,传到控制中心形成曲线图,哪里的轨道变化超过安全值,立刻就能发现。上海的一条地铁线路,装了这种传感器后,轨道维护效率提高了 60%,乘客感觉行车更平稳了。
这些传感器得适应恶劣环境。隧道里潮湿、有粉尘,传感器外壳得防水防腐;高铁速度快,传感器要抗得住强震动。企业给传感器加了金属防护壳,线路接口用特殊密封圈,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准确工作。轨道交通装上 “电子神经末梢”,才能既快又安全地运送乘客。